义乌商报:鼓励创业 做好全周期服务

来源:义乌商报 媒体级别:市级  单位:     作者:浙江日报记者 杜羽丰 何贤君  日期:2024-04-10  

“我们把义乌整座城市当成一个创业综合体在打造,因地制宜施展留人妙招,努力让它变成一个人才聚集创业的摇篮。”义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金昭非介绍。

目前,义乌已建成3家创业学院、1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、29家电商产业园、43家创业孵化基地。逐渐形成了“淘宝村—众创空间—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产业园”的创业链条,每年吸引超3万名大学生来义乌创业。

“我们着力打造电商创业全周期服务。初期的创业者只要带着想法,就能在遍布义乌全市的淘宝村落地;取得一定成绩后,可以前往政府牵头组建的众创空间创业;有进一步发展后,可申请进入创业孵化基地,由政府提供场地、资金、培训等政策支持;项目成型后,义乌会引导企业进入陆港电商小镇等国有加速器,给予人才引进、网络营销技术指导、法务咨询、政策申报、创业金融、仓储等一条龙服务;产值上了规模,创业者就可以申请进入电商产业园。对于头部企业,我们优先安排供地,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。”义乌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吴申兰详解创业链条。

为了让全国大学生电商创业者能在义乌长足发展,义乌工商学院还与阿里巴巴、腾讯等平台紧密合作,构建了一个电商创业“生态圈”——集聚高端设计机构、产品研发科技型企业70余家,为学生电商创业实践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例如,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一栋建筑面积1.28万平方米的教学楼辟为“创业园”,免除入驻学生的房租和水电、网络等费用,还专门配备创业指导教师,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电子商务、仓储、洽谈于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。该“生态圈”自2006年开建以来,累计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000余个,平均每年孵化电商企业100余家。

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金功成就是受益者之一,他大学期间开始的面具类创业项目获得孵化支持,如今已成为拼多多面具类行业销售排行榜第一卖家,年销售额超千万元。

有些人认为,电商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开干。事实上,里面的门道很多,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近年来,义乌市场发展委组织的、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的、职校开的……一个个电商培训班雨后春笋般在义乌涌现。

“与电商相关的培训,我们每年要举办400多场。”义乌市市场发展委主任朱岚君表示,不同于以往知识灌输式培训,义乌主动邀请电商平台扎根义乌,培训、招商一体化发展。培训导师有大学教授、业界大咖、知名网红还有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,内容涉及管理、运营、选品、视频制作等方面。

“培训形式很多,各种创业创新大赛是最重要的。”义乌市人社局局长王国成说,通过比赛,参赛选手在赛中学、在赛中练、在赛中胜,可以全面、快速提升参赛选手的综合实战能力。

“我参加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人社部门举办的免费创业培训,然后组建团队,带着在网上销售老家四川攀枝花芒果的项目,参加了去年6月的‘中国创翼’电子商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,不但拿到了8000元创业孵化奖金,还学到了很多新技巧新知识。”21岁的李健松告诉记者。去年在义乌举办的那场大赛中,他带领的团队从64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,获得二等奖。

大赛结束后,李健松就在义乌注册公司,经营芒果、粑粑柑、樱桃等生鲜产品,不到3个月,销售额已达700万元。

像李健松这样的电商“传奇”,在义乌随处可见。

新闻链接:http://szb1.ywcity.cn/content/202404/10/content_444618.html


上一条:浙江日报:义乌网络零售额连年居浙江县域第一,云集全省三分之一电商经营主体 ——...

下一条:浙江日报:义乌网络零售额连年居浙江县域第一,云集全省三分之一电商经营主体—— ...